这可能是人类开启人工智能时代以来,智能算法首次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。
据华盛顿邮报称,美国正在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打算法战争。大家应该还记得,在俄乌战争的早期,大量的俄军中高级将领被乌军海马斯斩首。其中,就有一家美国人脸识别公司收集了俄罗斯境内的海量照片,为乌军提供了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支持。
乌军无人机只要拍下俄军将领的脸传回后方,对照识别就能认定身份,从而对其实施精准斩首。在战斗中,乌军射杀俄军士兵后,也可以用人脸识别迅速认证死者的身份,扒出死者的家庭信息,再把死者被击毙的消息用短信发给死者家属。
这种行为很恶心,很不人道。但是,对俄罗斯境内的俄军父母而言,当她发现她儿子战死的消息不是俄军传来的,而是乌军传来的,这能在后方制造恐慌,扰乱俄罗斯的民心,增加普京政府的舆论压力。这既是打肉体歼灭战,也是打舆论战,打心理战。
在这些精准大数据的背后,都离不开算法的支持。
而今,美国对乌克兰提升算法支持,计划将俄乌实战全面信息化、网络化,数字化。具体的做法是,把俄军每天的进攻路线,大炮方位、兵营位置、行军方式,炮弹落点、打击目标等所有的行为,全部输入计算机。
如此一来,俄军的每一个步骤,每一个行为,都成为了美国计算机中的记忆点。这是非常恐怖的。
这意味着,俄军的行动在极大程度上,对乌军是单向透明的。乌军能够提前预知俄军的行动,而俄军却无法预知乌军的行动。这种单向信息透明,让乌军对俄军形成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优势,这能极大地增强乌军的战斗力。
队长简单地给大家举几个例子,大家就明白了。
第一,俄军的营连级指挥官将面临巨大的战术创造力。如果你是一个营连级指挥官,你对乌军发起第一次攻击后,你的攻击路线,攻击策略,主要攻击目标,派遣的武器数量,动用了多少火炮,火炮的位置在哪里,火炮发射了多少炮弹,美军都会记录下来。
等你第二次发起攻击时,如果你还是原来的战术,原来的路线,原来的进攻策略,在原来的位置,那你完蛋了。你不仅攻不下乌军阵地,还会被乌军伏击,派出去的士兵很容易成为炮灰。
你必须改变战术。但作为基层的营连级指挥官,战术的创造力跟得上计算机吗?美国军方后台的计算机可以实战模拟,精确推演,为乌军寻找最佳的防御反击策略。
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就公开吐槽过:“俄军的战术固定,笨拙,他们总是用同样的方式发起冲锋和进攻,丢下一片尸体后,撤回,如此循环往复,只会死越来越多的人。”
要减少伤亡率,提高作战效率,俄军的指挥官需要不断地变换战术思路,这对一个人的思维习惯、行为规律和战术思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第二,俄军的战斗效率将面临巨大阻碍。假设你是一个俄军炮兵,你的战斗任务会无形地增大。你不能守在一个阵地,你必须打完一炮,就立马转换阵地。你大部分的时间都要花在大炮转移上,只有少量的时间可以安全地开炮。否则,美国可以利用大数据和反炮位侦测雷达迅速锁定你,让你完蛋。
另外,俄军每天的开炮数量都被美军记录在案,计算机能随时随地分析俄军的弹药消耗量,预估俄军的弹药库存量,计算俄军的高强度打击大约能维持多久,为乌军的反击提供数据支持。
第三,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模拟俄军的进攻行为,寻找俄军的进攻弱点。大家会发现,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是一波一波的,小而精的。美国为了消耗俄军,不会一次性为乌克兰提供大规模的先进武器。美国总是根据俄乌战场实况中俄军所表现出来的弱点,为乌军提供最关键的武器装备。
如早期提供大规模的小型自杀式无人机,紧接着提供海马斯火箭炮,再提供悍马装甲战车、T-72主战坦克以及最新提供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。美军一点一点地增强乌军,让乌军不会溃败,也让俄军不能速胜。这种精准军援的背后,离不开精准情报和海量数据的支撑。
M2布雷德利装甲战车的到来,填补了乌军步坦协同作战中的薄弱环节。即,步兵缺乏装甲防护,坦克能突进的地方,步兵跟不上。有了M2布雷德利装甲战车,乌军就能更好地实施步坦协同作战。
这些很小的战术细节都被美国所牢牢掌握,美国的添油战术做到了无缝衔接,其目的是一点一点地把俄军耗死。
大家可以发现,人工智能算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民用技术了。它在俄乌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。这也就能理解,美国禁止英伟达对中国出口A100和H100两款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的原因了。
算法实战的时代已经来了。大国之争,比拼算法、算力,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。
暂无评论内容